当前位置:教育 > 正文
“双减”的出发点在于为孩子减负,却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09-21 13:43:54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多项重磅举措,引发强烈反响。关于如何落实好“双减”政策,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皆有论述,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受政策影响最大的群体——孩子的声音。

孩子相对于成人虽然弱小,但是他们也是自己生活中的“专家”。英国童年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他们有权对影响到自身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被严肃对待。这一点也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得到支持。因此,成人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将他们的想法纳入到与其生活相关的决策中,这也许能够更好地为儿童谋求福祉。

那么,孩子怎么看待“双减”?“双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进行了调研,采访了一些低年级孩子,他们所在的学校在“双减”发布之前已经推行了与之方向一致的举措,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双减”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家庭书面作业及校外学科类课外辅导班取消后,他们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同伴游戏、看电视、睡觉等,生活和学习更加轻松了。

但仍有个别孩子会有担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双减”明确提出教师不能给一、二年级孩子布置课余书面作业,而学校又要求教师保证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会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是否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因此一些教师不得已加快授课速度,把完成作业的时间留在课堂上,而部分孩子无法跟上节奏,从而产生焦虑感。其次,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还处于建设中,服务内容偏重课业辅导、较为单一,短时期内,使得孩子在校时间可能被学习填满,更加重了他们“学业第一”的观念以及学习压力。基础扎实的孩子则担忧校外提优等课程关闭后,他们无法继续保持优势。另外,课余时间骤增,有些孩子缺乏安排这些自由时间的意识与经验,让多出的时间浪费在磨蹭拖延及电子产品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双减”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于“双减”,他们肯定政策减轻孩子与家庭负担的初衷,但也担心无法通过家庭书面作业掌握孩子的学业情况,而当他们自己给孩子安排额外作业时,孩子又会产生较“双减”推出之前更强烈的抗拒。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可能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孩子对成人认可的心理需求也是忧虑产生的原因之一。学龄初期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他们开始发展对学习任务的强烈兴趣,并且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这种认同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勤奋感;如果得不到赞扬,他们则会对自身能力感到失望,陷入自卑的危险当中。有的低年级孩子主要从他们良好的学业表现中获得成人的肯定,“双减”缩减学生的功课学习时间后,不少孩子担心由此导致的学习退步以及成人的批评。

“双减”的出发点在于为孩子减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切实体会到了“双减”的益处,却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却会发生在一些孩子身上,教育者也要积极关注孩子在过渡期的心理状态。这些问题折射出学校可能面临的挑战,也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好地推进“双减”工作提供了启发。

一是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吸引力。“双减”规定不能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因此课堂上必然要覆盖一些书面练习,这就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当精准把控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理解掌握、应用巩固等阶段。在书面练习环节,教师应尽量利用时间辅导个别孩子。此外,部分孩子对校外学科类补习机构的认同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学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形式的转变,改变一成不变的“静悄悄”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和家长从校外补习机构“回归”学校教育。

二是保证作业和课后服务的个别化。“双减”明确指出,学校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因此,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问题,集备课组甚至学校教研组的力量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校本作业资源,因材施教,让基础薄弱的孩子“吃好”,学有余力的孩子“吃饱”。还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学科辅导与答疑。此外,课后服务应创新活动类型以满足孩子发展兴趣类特长的需要,增加劳动、益智、体育、综合实践等兴趣活动,让孩子可以依照喜好进行选择,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是发挥教育评价的正面导向功能。教育评价可以说是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导向和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如果评价趋势是以学业为重,而忽视其他方面如操行评定、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精神的考查,便会引发孩子和成人对学业的过分关注以及对非认知能力的忽略。因此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刻不容缓。具体而言,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不能限于纸质考查,可以开发谈话交流、汇报展示、成长档案袋等不同评价方式;评价对象应多元化,不能限于智育,而应将“德智体美劳”纳入评价范畴,并且不过于倾向某一方面,以免给孩子和成人造成错误导向。

孩子的看法和感受事关“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应当发挥主阵地作用,同时协同社会、家庭多重力量,真正为孩子构筑起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孩子能够放心地玩、自信地学、不焦虑地成长。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多项重磅举措,引发强烈反响。关于如何落实好“双减”政策,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皆有论述,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受政策影响最大的群体——孩子的声音。

孩子相对于成人虽然弱小,但是他们也是自己生活中的“专家”。英国童年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他们有权对影响到自身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被严肃对待。这一点也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得到支持。因此,成人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将他们的想法纳入到与其生活相关的决策中,这也许能够更好地为儿童谋求福祉。

那么,孩子怎么看待“双减”?“双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进行了调研,采访了一些低年级孩子,他们所在的学校在“双减”发布之前已经推行了与之方向一致的举措,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双减”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家庭书面作业及校外学科类课外辅导班取消后,他们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同伴游戏、看电视、睡觉等,生活和学习更加轻松了。

但仍有个别孩子会有担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双减”明确提出教师不能给一、二年级孩子布置课余书面作业,而学校又要求教师保证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会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是否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因此一些教师不得已加快授课速度,把完成作业的时间留在课堂上,而部分孩子无法跟上节奏,从而产生焦虑感。其次,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还处于建设中,服务内容偏重课业辅导、较为单一,短时期内,使得孩子在校时间可能被学习填满,更加重了他们“学业第一”的观念以及学习压力。基础扎实的孩子则担忧校外提优等课程关闭后,他们无法继续保持优势。另外,课余时间骤增,有些孩子缺乏安排这些自由时间的意识与经验,让多出的时间浪费在磨蹭拖延及电子产品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双减”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于“双减”,他们肯定政策减轻孩子与家庭负担的初衷,但也担心无法通过家庭书面作业掌握孩子的学业情况,而当他们自己给孩子安排额外作业时,孩子又会产生较“双减”推出之前更强烈的抗拒。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可能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孩子对成人认可的心理需求也是忧虑产生的原因之一。学龄初期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他们开始发展对学习任务的强烈兴趣,并且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这种认同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勤奋感;如果得不到赞扬,他们则会对自身能力感到失望,陷入自卑的危险当中。有的低年级孩子主要从他们良好的学业表现中获得成人的肯定,“双减”缩减学生的功课学习时间后,不少孩子担心由此导致的学习退步以及成人的批评。

“双减”的出发点在于为孩子减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切实体会到了“双减”的益处,却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却会发生在一些孩子身上,教育者也要积极关注孩子在过渡期的心理状态。这些问题折射出学校可能面临的挑战,也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好地推进“双减”工作提供了启发。

一是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吸引力。“双减”规定不能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因此课堂上必然要覆盖一些书面练习,这就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当精准把控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理解掌握、应用巩固等阶段。在书面练习环节,教师应尽量利用时间辅导个别孩子。此外,部分孩子对校外学科类补习机构的认同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学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形式的转变,改变一成不变的“静悄悄”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和家长从校外补习机构“回归”学校教育。

二是保证作业和课后服务的个别化。“双减”明确指出,学校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因此,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问题,集备课组甚至学校教研组的力量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校本作业资源,因材施教,让基础薄弱的孩子“吃好”,学有余力的孩子“吃饱”。还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学科辅导与答疑。此外,课后服务应创新活动类型以满足孩子发展兴趣类特长的需要,增加劳动、益智、体育、综合实践等兴趣活动,让孩子可以依照喜好进行选择,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是发挥教育评价的正面导向功能。教育评价可以说是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导向和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如果评价趋势是以学业为重,而忽视其他方面如操行评定、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精神的考查,便会引发孩子和成人对学业的过分关注以及对非认知能力的忽略。因此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刻不容缓。具体而言,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不能限于纸质考查,可以开发谈话交流、汇报展示、成长档案袋等不同评价方式;评价对象应多元化,不能限于智育,而应将“德智体美劳”纳入评价范畴,并且不过于倾向某一方面,以免给孩子和成人造成错误导向。

孩子的看法和感受事关“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应当发挥主阵地作用,同时协同社会、家庭多重力量,真正为孩子构筑起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孩子能够放心地玩、自信地学、不焦虑地成长。

[责任编辑:linlin22]

相关内容

要闻
教育